查看详情
   显示下一条  |  关闭
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  |  关闭

水面鱼身总带花

访客你好,我是一个啰里吧嗦思路混乱的人。访客寨见~

 
 
 
 
 
 
 
 

 太阳系

 发消息  写留言

 
如果你知道我是谁而且我也知道你是谁,我会热烈地欢迎你.// 如果你知道我是谁而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已经不再厌恶"窥视",所以我也会欢迎你.// 如果你不知道我是谁...那就轻轻地走不要留下一片广告.
 
博客等级加载中...
今日访问加载中...
总访问量加载中...
最后登录加载中...
 
 
 
 
 

日志分类

 
 
日志分类列表加载中...
 
 
 
 
 

有朋自地球来

 
 
模块内容加载中...
 
 
 
 
 
 
 
 

一种念头

2016-8-1 12:24:09 阅读78 评论0 12016/08 Aug1

好久好久没有写blog,界面仍然没有变,真是令人感动。非常喜欢网易的这个简单的博客系统,一道浅浅的线分割标题与正文,字体是易于阅读的黑体,字号也是相当宜人。啊,我看世界的视角在学了设计之后果然变了很多。

实习并不算辛苦,每天都有blow my mind的事情发生。可是太多太多,阈值便越来越高,不够惊人就不痛快,稍有平淡就有抑郁倾向。今晚乖乖得开始学习短语,拿着个笔记本,把不会的抄下来。虽然这件事来美后一直有做,但都是信手拈来一个本子(再也没有带线的本子,都是空空的sketchbook),然后记下不会的东西。我一直觉得这是个很好的习惯,当然我也随性了很多,虽然有的时候觉得自己应该更organized一些,用一个本子专门做某件事情,但往往还是悦纳了自己,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好歹我是记下来了,好歹我想起的时候也会去回看一下。

但今天是特别地认真在做这件事情。

伯克利的天到了八点四十才黑,我坐在桌前,看着窗外已经被海上飘来的雾笼罩的一线天空越来越暗沉。短租的房子相当的安静,可我在之前的夜晚里,虽然知道自己可以利用好这样的时间,学习任何一样东西,也因此而自责郁闷过。不想说是懒惰,反正就是看看剧做做有的没的一个晚上就过去了。某一天,我脑子里一直回想着“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句话。也是很随性地想着,每个字是什么意思来着?逝者是时间,为什么古人要称其为逝者呢?间而又想到当年的自己是多么有文化,张口闭口一串做作的半文半白,不忍直视。也知道其实所有事情,一旦开始做了便会进入状态。

今天便是这样,之前的室友搬走了,原本的房主搬了回来,一切

作者  | 2016-8-1 12:24:09 | 阅读(78) |评论(0) | 阅读全文>>

2013-4-20 9:58:44 阅读287 评论0 202013/04 Apr20

北京已尽是春天,排比花枝,密密麻麻不忍直视。不论是银杏还是白杨,都嫩绿得令人发疼。只有湖边的柳树是那种带点嫩黄的绿,配着柔软的身姿在风里扭捏。可要是一个云多的傍晚伴着发白的夕阳路过湖边,湖对岸的人都成了孤独的剪影,就好像又多了点不温柔的,无奈的情绪。大风一吹开阔的湖面波浪四起,竟然还有一丝苍凉。

天气凉时总是绷着神经,就算穿得很厚,也要在起风前微微紧张一下以免被风灌个猝不及防。可喜的是前些日子暖和了许多,天气也很晴朗。而且没有风——这是最重要的,穿着两件衣服还能神经舒展不需要任何戒备地走在路上,那感觉像是考完试在温暖的被窝里赖床。日子变得越来越长,七点左右天才会黑。每每在宿舍赖到六点才出去吃晚饭时,总以为天色已是太阳下山后的青蓝,却在出门后突然给我一个温柔的暖黄色的世界。连微风也是暖的,轻抚着我没有系围巾的脖子。白杨树叶子长得很快,已经可以闻到一点淡淡的臊味了。你觉得吗,味觉总能营造一个很好的氛围,让人仿佛置身于上一次闻到它的环境之中。白杨的臊味(不是臭味,难以形容)就像是夏天的记号,一闻到接着就会闻到西瓜味,它爬进我的鼻腔钻进我的心里,悄悄告诉我夏天不远了。

可是要降温也就是一瞬间的事情,变得比女人心还快。昨天早上盖着两层被子躺在软乎乎的床上看窗外,天乌青乌青的,于是缩成一团继续睡,直到肚子饿得难以忍受了才慢悠悠地爬起来。外面是凄风苦雨,海淀体育馆不知道开什么运动会大喇叭在叫个不停。想起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明明前几天还是暖呼呼的,校运开幕的那一天突然又是凄风苦雨,只能忍着刺骨的风和针扎般的小雨穿着短袖短裙站在操场上,两小时下来彻底地四肢僵劲不能动。古人诚不我欺,节气一到就变天。

作者  | 2013-4-20 9:58:44 | 阅读(287) |评论(0) | 阅读全文>>

圣克鲁兹的周日下午

2012-12-10 9:41:36 阅读313 评论0 102012/12 Dec10

今天下午骑着单车到处转了转,因为每月的第二个周日有古董集市,顺路就到处拍拍照片.

因为是周日所以教堂有很多的活动,虽然我一次都没有参加过。以前总听人家说国外很多人传教,其实还没北大多,记得有次早上去湖边打早卡,还看到一个穿着道袍的人一直缠着一个学生...可能是因为加州的文化本身就很开放,互相都很尊重别人的想法所以不会拉你去教会吧...今天在城里的大教堂门口看到很多很多人一起在聊天,还有一堆小孩,其中墨西哥人居多。。。插曲是有几个七八岁的小男孩对着几个小女孩在边唱边跳江南style里面的一句“ei...sexy lady...”瞬间有种治愈感啊!!

上图:其实这个好像不是个教堂,但是在教堂边上...加州很多这种西班牙式建筑

上图:主要商业街(根本就是唯一一条...)Pacific Avenue,很多老建筑

绕过教堂我就骑车去了downtown,经常有人在弹琴唱歌,不是很敢随便拍...所以就随便对着没人的路乱拍了少得可怜的几张.街上嘛无非就是些衣店鞋店小餐厅什么的,虽然这是个小镇,还是五脏俱全的~

于是就来到了传说中的Antique Show,每月第二个周日会在Pacific Ave和某条路交界处一个大停车场举行。发现有这么一个活动是两个月前的周末,我的老师叫上他的其它几个学生一起在海边边快步走边讨论问题(有些周末是到downtown的咖啡馆里),结束以后骑车到此处的意外发现。据一个铺主说,大家会从各地开着车来摆摊。卖的东西有很多几十年前的真正的古着,不是淘宝上那种哦亲,还有首饰,餐具,家具,还有华丽丽的老相机。

作者  | 2012-12-10 9:41:36 | 阅读(313) |评论(0) | 阅读全文>>

时空情绪

2012-10-13 15:22:05 阅读209 评论0 132012/10 Oct13

       我相信人的思维感受是几乎不可能同步的。这不单单是生活经历、思维方式导致的不同,而且是时空的不同。就拿自己来说,前两个因素可以说是“被控制”了的变量,可以拿来做对照组。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还有不同的身体机能(精神充沛或疲惫等等)情况下,并不能对同样的事情产生相同的感受。怎么说呢,在跟别人说自己的心情时,我已经不指望能够与其产生共鸣。就好像在北京万里无云的晴空下,远方的人告诉我广州的乌云将整个城市置于夜一般的黑暗中。

        那个晴空下的我或许并没有触景生情的各种积极消极的感慨,只是面无表情地走着,吃着,发呆着。而在我的潜意识中,这就是整个世界该有的样子。你告诉我,几千公里外,黑云压城。其实呢,我仍然面无表情地走着,吃着,发呆着,仍然觉得全世界都被装在北京那飘着微尘的空气中,静静地,让太阳烤死身上的螨虫。

直到某一个时刻,我开始认真地想起那是怎样的一个另外的世界。哦,就是,几千公里外,黑云压城。再用力地想想?好像是地平线上方仍透着光,光线与地面平行,照亮了建筑物。于是乌黑的背景下,近处的建筑物好像很突出,说白了不过是摄影论坛上大家总在追求的“阴天空气感”。而这不过是景色的描绘,并不是那个遥远的世界。该是什么呢?湿漉漉的大街,人字拖慢慢地被浸透而颜色变深,溅进细砂和雨水的脚很凉。还听到公交车进站刹车的声音。躲在车里开着空调,雨落快过雨刮,雨声没过音乐。安全感。

或许可以称之为"时空情绪差异"。它很微小,也很微妙。

作者  | 2012-10-13 15:22:05 | 阅读(209) |评论(0) | 阅读全文>>

一个赋闲在家的女少年

2012-8-23 20:16:23 阅读250 评论1 232012/08 Aug23

一个赋闲在家的女少年该有着怎样的生活?蓬头垢面,双眼无神,零食满桌?除了最后一个以外,基本符合这一个女少年的情况。今天下午起床后去排空肠道,随手拎了本书。这书翻译得文绉绉的,而女少年呢?她心里面装X的小人暗暗叫爽,而那个同样双眼无神叫“真实自我”的小人则一身鸡皮。 自女少年赋闲在家以来,她总会找出一些书本,以阅读的名义来消灭白驹过隙的悲凉感以及无所事事的负罪感。书者,当然是越文艺越有质感,越文艺越对得起“阅读”二字。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肠道排空以后,是记忆的断层期。

然后这个阳光明媚得让人对晚上牛郎织女相见时云遮量很乐观的下午,睡觉睡得头晕的女少年捣鼓来捣鼓去,冷落了那本文艺的书。女少年下午都干了什么呢,翘手架脚(拼音打不出此词发现竟是方言,我一直以为是个正儿八经的成语)地看了两集电视剧,以“上午”的精神潜意识聊天,发邮件,没过一会,天就黑了。

女少年一边吃饭一边翻着餐桌上的报纸杂志。在这个整版广告当头条的日子里实在没有什么新闻可读,倒是听说张伟平和张艺谋分手了,可惜了一对好基友,继续读读发现黄金甲里加入周杰伦三枪里加入小沈阳竟都是张伟平这个小二货的意思,突然对张大导油然而生了一股"这些年你辛苦了"的感觉。又随手翻翻发现底下的都是一本本崭新的《读者》,味同嚼蜡之感实在让人不忍回味。于是女少年想起了,曾经在出恭时陪伴她,不离不弃的那本文艺的书,不禁两眼泪花翻涌,可翻箱倒柜竟不见其踪影!纳尼!这是怎样的不忍卒读的悲剧!气愤和懊悔相交织,折磨着女少年的心,她只好郁郁寡欢地打开电脑,左手摸出一瓶双飞水涂于脑门

作者  | 2012-8-23 20:16:23 | 阅读(250) |评论(1) | 阅读全文>>

所以一切都是幸福的模样

2012-5-16 18:47:45 阅读236 评论0 162012/05 May16

    刚刚听着小曲写完了要交的作业,然后看了一眼窗外,天还是很亮的。于是我就跑到窗台前面,拉开纱窗站在那里。 不知道为什么,远处城市车流的背景音总是让人很有安全感。不至于太近而太吵,也不至于安静得好像说话都会被风吞掉。我就这样穿着睡衣站在那里,看着一切被刚刚变黄的太阳温柔地照着,恍惚有一种独自一人去到一座新城市的感觉——内心的宁静,些许的兴奋和期待,自认为浪漫的冒险。看着陌生的人们在柔和的光线里走来走去,真是好舒服。一切都好舒服,不冷不热的温度,不干不潮的湿度。空气里有一种被太阳晒过的尘埃的味道,那真的是我最喜欢的味道之一,下午46楼后面的草坪刚被割完草,虽然下午时候吵得我很暴躁,但现在站在这里,闻着清香,真觉得有一种难以形容的幸福感。

这就是当时我所期待的北京该有的样子。记得初一的五一来北京比赛时,照过一张照片。画面上就是一条普通的小马路,有红墙,还有绿油油的杨树。后来我就觉得,人生最美妙的时刻,将会是在北京这样安静而洒满阳光的一个下午,开着空调,洒上一点花露水,然后听春晓柔柔地唱《梦回尼罗河》。

这样的感觉在中学时代很多次来北京的时候都没有感受到过。就连大学这两年也甚少感受到。总觉得北京的冬天是漫长得不会过去的,十八年来的生物钟让我连续两年在听到国庆前的烟花爆竹声时,有一种要过年的错觉。因为在广州,天气转凉了一个多月之后一般就要过年了。北京漫长的冬天从国庆就开始了,到四月才会过去,所以大部分时间里我好像都反复穿着好久才洗一次的羽绒服或者呢子大衣,被各种东西电得嗷嗷叫blablabla,好像这样的生活永远不会停止。然后北京就突然一下热了,突然又要翻出小绿裤。

作者  | 2012-5-16 18:47:45 | 阅读(236) |评论(0) | 阅读全文>>

无声的夜

2011-5-17 2:11:39 阅读373 评论9 172011/05 May17

  宿舍的同学都安静地睡着了,我在床上翻滚,或许是床垫太厚不够透气,又或许是自己太过躁动,搅得我无法入睡。每当我独自躲在黑暗里,总在飞快地胡思乱想着,自己与自己激辩着。最后的结果都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有时觉得那些人文读物尽是废话,写的内容不过都是那些我在黑暗的角落里恼人的自我对白罢了,真不知有什么可被吹捧的。

  我似乎总容易陷于一种巨大的消极之中,那画面就像草原上压下的大片大片的乌云一般,伴着强劲的风和凌乱的草。于是我想听些歌,来助长一下这颇具美感的感受。但似乎任何一首歌都会破坏掉这种庄严与浪漫。我相当的矛盾,我讨厌这种颓风(更准确来说应该是轻微的精神分裂?),却又觉得极其享受,恨不得被完全浸没。这种感觉或许没人能懂,又或许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感受,就如同有人觉得幸福就是咖啡味而有人觉得是芒果味一样。我在这个安静地角落里,旁边放着一块刚买的上海硫磺皂,闻着它散出的若隐若现的清香(似乎是加了些什么配方),觉得这一刻简直是棒极了。在这一刻,一切东西都不是那么完美,却是那么的恰当。

  我觉得这一刻应当被命名为陶醉。这一刻才是使用“陶醉”一次最恰当的时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恰当。

  于是它让我忘记了本来的打算——写写最近我可恶的颓态,和一篇文章的读后感。我不情愿地把自己揪回来,然后深吸一口这混着清香硫磺皂味的寂静。

  我看到的那篇文章是一个去考清华的研究生的人,讲述他每天怎么样做题,怎么样背单词。恶俗得一塌糊涂,就如同当年看过的一篇又一篇高考复习总结的那种感觉。我想,让我感到厌恶的该是那种应试刷题还要骄傲无比的态度吧。但会不

作者  | 2011-5-17 2:11:39 | 阅读(373) |评论(9) | 阅读全文>>

查看所有日志>>

 
 
 
 
 
 
 
 
 
 
 
 
 
 
 

页脚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8

登录  
 加关注